晚辈前去应考,苏轼鼓励:好好考,名利和美人都是你的
这是在宋神宗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,学子潘大临前往东京参加考试。此时,被贬黄州已经四年的苏轼相送,临行之时就填下了这首词。苏轼一向务实乐观,即便遭遇了人生挫折也不该豪放本色,这首词略带戏谑,引人遐想。 回首长安佳丽地,三十年前,我是风流帅。为向青楼寻旧事,花枝缺处馀名字。 别酒劝君君一醉,清润潘郎,又是何郎婿。记取钗头新利市,莫将分付东邻子。 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后,这种选拔人才的举措越来越得到重视。科举制从唐朝开始发展,宋朝得到规范,明清时期达到极盛顶峰。几乎所有的读书人,都将它当作步入仕途的不二法门。科考对于每个学子都是非常重要的。他们赴京参考,成败在此一举,前辈当然会倍加勉励,不乏义正辞严的冠冕之词。然而,苏轼这首《蝶恋花?送潘大临》却很另类: 下一篇:没有了
|